經絡理療 - 經脈學說概論第 六章 十四經脈論述   上一頁    下一頁

第六章 十四經脈論述

在中醫診治方面,除了十二正經外,還加上任脈與督脈,合計稱為十四經脈。各經脈敘述如下:(整合參考各類書籍所記,並非本人所著)

 

6-4 足三陽

內容:

6-4-1 足陽明 胃經

(1)     起於頭維穴、厲兌穴終。氣血具多。辰時(07 ~ 09) 至此。

(2)     循行路徑:受於手陽明大腸經。由鼻翼外側開始,向鼻根部上行與膀胱經交會,在由鼻根向下,進入口腔與任脈承漿交會。由大迎穴出來,分歧兩支流,一則往上至頭維穴(),另一分流向下至人迎、缺盆穴、繼續往下到腳第二趾外端厲兌穴()

(3)     重要穴位:頭維、頰車、盆缺、梁丘、足三里、豐隆、衝陽。

      

(4)     是動病(氣分病):身上好像被冷水潑到陣陣驚寒、呻吟,額頭暗黑、厭見人和光、心跳動不安,或發高燒導致神智不清、自汗、鼻流清水、口角歪斜、胸部疼痛。

(5)     所生病(血分病): 腹部腫脹、腹水、失暝等等。

(6)     實證:身前胸部、腹部發熱,胃熱有餘、容易飢餓、小便黃色。

(7)     虛證:身前胸部、腹部都覺得寒戰,胃中有寒則脹滿。

 

6-4-2 足太陽 膀胱經

(1)     起精明穴、終至陰穴。多血少氣。申時(15 ~ 17) 至此。

(2)     循行路徑:受於手太陽小腸經。由睛明起上交會於督脈百會穴,再往頭後向下至天柱穴、大抒,分兩支流。一支沿督脈旁向下,到膀胱穴轉入膀胱所屬。另一支流,旁開兩吋向下,兩支流交會於腳膝蓋附近,繼續往下終止於小趾外側至陰穴。

(3)     重要穴位:睛明、大抒、風門、各臟腑俞穴、承扶、委陽、承筋、飛揚。

      

(4)     是動病(氣分病):氣上衝而頭痛。厲害時有目出脫的感覺,頭頸像抽拔、脊柱疼痛、腰痛如折、股關節不能曲。。

(5)     所生病(血分病):疰傖、痢疾、癲狂、頭、頸部疼痛。

(6)     實證後頸酸痛,背痛,腰痛,足神經異常,坐骨神經痛

(7)     虛證

 

6-4-3 足少陽 膽經

(1)     起童子膠穴、終竅陰穴。多氣少血。子時(23 ~ 01) 至此。

(2)     循行路徑:受於手少陽三焦經,起於眼外角童子焦穴,下行繞到耳後再上行到陽白,再下到頭後風池穴,再下行交會於督脈大椎穴,再往身體前面的肩井穴,下行到淵液、日月、京門、維道、風市、陽陵泉、外丘、終止於足小趾竅陰穴。

(3)     重要穴位:風池、肩井、淵液、日月、維道、環跳、風市、陽陵泉、陽交、竅陰。

       

(4)     是動病(氣分病):口苦、胸脇部疼痛、身體不能轉動。嚴重時,面部暗黑、全身肌膚失去光澤,足外側發熱,稱為「陽厥」。

(5)     所生病(血分病):自汗而振寒。

 

主講人:粘添壽

 

經絡理療 - 經絡學說概論:

 

 

翻轉電子書系列: